剧情片 全网搜索 首页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 伦理片 动作片 爱情片 科幻片 恐怖片 战争片 喜剧片 纪录片 剧情片 大陆剧 港台剧 欧美剧 日韩剧 伦理片 动作片 爱情片 科幻片 恐怖片 战争片 喜剧片 纪录片 剧情片

首页 剧情片 尊玛、尊玛:我和她们在喜马拉雅山的夏天

尊玛、尊玛:我和她们在喜马拉雅山的夏天

状态:HD

主演:内详   

类型:剧情片

导演:林丽芳  

年代:2018

地区:台湾

更新:2019-04-25 12:45

★ 第24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台灣競賽銀獎★ 繼《朝聖者》、《心子》,導演林麗芳睽違九年推出最新力作★ 踏上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喜馬拉雅山,看見生命的另一種姿態西藏與印度交界,海拔四千兩百七十公尺的喜馬拉雅山高原荒漠,有著難以言傳的景致、無法想像的孤寂,同時卻也散發一種喜馬拉雅山特有的包容、謙卑、與堅忍。來自台灣的導演林麗芳,與藏傳佛教女性出家眾-安尼們共同渡過了一個夏天,趁著冰雪封山前,細細領會生命的頑強與美麗。社會地位卑微、受教育的機會少之又少,成為「尊瑪」,或許是她們擺脫宿命的一種可能。尊瑪(Tsunma),藏語意為高貴純潔女性,同時為藏傳佛教女性出家眾「安尼」的尊稱。林麗芳個別走訪印度喜馬拉雅山區的斯皮提(Spiti)、拉達克(Ladakh)及達蘭沙拉(Dharamshala)的三個寺院。透過林麗芳的鏡頭,不論是年僅4歲的小安尼,還是拉達克的第一位安尼藏醫,亦或是西藏第一批女格西的一員;即便身處於嚴峻的環境中,她們卻不畏艱辛貧困,努力學習,展現堅持信仰與夢想的姿態,格外耀眼。繼《朝聖者》、《心子》兩部關於藏傳佛教的紀錄片,林麗芳導演睽違九年,推出第三部曲《尊瑪、尊瑪:我和她們在喜馬拉雅的夏天》。踏上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喜馬拉雅山,看見生命的另一種姿態。【拍攝紀錄】「我感覺喜馬拉雅山不斷地呼喚我,傾聽著內心的聲音,我下了決心,一個人背起攝影機,展開這趟旅行」——導演 林麗芳一種喜馬拉雅山特有的謙卑與堅忍:她和安尼們的生活日記2005年,林麗芳導演第一次去佛陀得道的地方印度菩提迦耶做十萬大禮拜,她認識了三位安尼(女性出家人)。安尼們從遙遠的南印度來到菩提迦耶,她們總在凌晨三點半起床、每天做三千次大禮拜,到了晚上還要讀經,積極認真向學、待人溫暖誠摯。林麗芳在她們身上看見了嚮往已久的典範精神,心想「如果有機會,我想拍攝關於安尼的紀錄片。」這樣的想法成為她心中的一顆種子,種子逐漸萌芽,《尊瑪、尊瑪:我和她們在喜馬拉雅的夏天》應運而生,她和她們一起在喜馬拉雅山生活,用攝影機記錄下安尼如何在自然嚴峻的高原上生活,和她們的信仰與夢想。這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大旅行:因為孤獨,所以純粹有別於過往創作,喜馬拉雅山的生活對林麗芳來說,是心智與體力上前所未見的挑戰。海拔四千兩百公尺的高度連走路都變得困難,林麗芳經常在固定腳架後就無力移動,加上太陽反射強、難以看清楚螢幕,讓她拍攝過程中不時有鏡位少、畫面失焦的困擾。當地物質資源匱乏,每次吃飯就只有白飯、糌粑、奶茶,曾一個月只吃過三次青菜。在斯皮提的生活尤其古樸,取水不易,不時斷電。若來不及將拍攝器材充電,需要搭乘一天只有一班的公車,到一個半小時車程的鎮上。然而真正挑戰林麗芳的是孤寂與荒涼,當夜晚來臨,世界變得無聲無息。但也正是喜馬拉雅山的荒涼與孤寂,讓林麗芳心無旁鶩,隨時都能專注地投入創作,她說:「創作者常常覺得很孤獨,我體會到這種孤獨可能是一種命運,是必須的。」。也或許因為嚴峻環境,人與人的關係更加緊密。即使林麗芳完全不會說藏語、拉達克語,也不擅長英語,仍舊與安尼相處和諧,人與人之間甚至有種敏略的觀察力,能夠主動發現他人的需要,尚未開口求助,就有人主動前來幫助。林麗芳感受到安尼有一種「把壞日子過成好日子」的本事,其中的道理在於「少是一種多」,即使物資匱乏,仍然活得富足。「紀錄片和攝影對我來講都是一樣的,我就是用鏡頭來說我的故事,我就在那裡。」 , 林麗芳歷經15年,進出印度18回,透過紀錄片《心子》、《朝聖者》、《尊瑪.尊瑪:我和她們在喜馬拉雅的夏天》的拍攝,留下珍貴影像。這部電影是屬於喜馬拉雅山上安尼的故事。她們的生活即是一種信仰。喜馬拉雅的夏天,用一雙不一樣的眼睛,看見另一種生活,看見自己。。